我校師生參加第三屆國際磷蝦研讨會

發布時間:2017-06-26

浏覽次數:199


為促進全球磷蝦類研究的交流與發展,2017610—617日期間,第三屆國際磷蝦研讨會時隔18年在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再次召開。來自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智利、中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磷蝦研究者就21世紀後磷蝦類研究的發展進程及當前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讨。應組委會邀請,我校海洋科學學院朱國平老師及研究生王芮和張海亭等三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設有五個分會,分别就磷蝦生物學、生态學、磷蝦種群與分布、磷蝦研究技術及展望、磷蝦漁業及其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熱切的讨論。會間,與會者還與磷蝦行業及管理者就磷蝦漁業的發展以及基于磷蝦漁業開展科學調查等事宜開展了讨論。會議期間共交流口頭報告52個,展示海報13個。會上,朱國平、王芮、張海亭三人分别做了“Trophic variation of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n the austral fall to early winter inferred from stable isotope analysis”“Fishing behavior of Chinese krill fishing vessel: Levy or not?”“Can fatty acid analysis reveal variation in the feeding environment of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 in the austral late fall?”的口頭報告。報告後,我校科研人員與各國學者針對磷蝦不同研究領域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就将來可能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的溝通。王芮和張海亭同學是10位受到本次會議組委會部分資助的學生中唯一來自亞洲國家的學生。兩位學生的報告得到了與會者較大的肯定,其所開展的研究工作也引起了與會者的較高興趣。

我國于2010年正式開始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依托磷蝦資源調查項目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相關科研項目及參與國際南極生物資源調查,我校逐步開展了以南極磷蝦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相關基礎性研究。參加該會議對于我國了解全球磷蝦研究進展,進一步推進我國南極磷蝦研究及發展漁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次參會對于進一步加強我校與全球其它國家極地生物研究的合作與交流,尤其是南極磷蝦研究上的顯示度有着重要的促進意義。


(供稿:張海亭攝影:應一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