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學院學生黨支部舉辦本科生科創及社會實踐宣講會

發布時間:2015-04-16

浏覽次數:45

 

20154月上旬,由海洋科學學院黨委組織,由海學生四支部承辦的面向2014級全體本科生的科技創新及社會實踐宣講成功舉辦。主講骨幹為王錦鴻、陳新榮、胡慧淩等同學。王錦鴻同學獲得過暑期社會實踐知行杯二等獎、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上海市三等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競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陳新榮同學參加的國家級項目已結題、獲得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三等獎、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金獎等。胡慧淩同學組織負責市級科創項目,并在核心期刊發表過一篇論文等。

宣講團利用2014級學生晚自習的時間,逐個班級進行宣講。陳新榮向大家解釋,科創簡單地說即科技加創新,并從本人及團隊經驗闡述了參與科創需要具備的能力,然後介紹了大學生參與科創的基本流程,從選題、組建團隊、申報,到中期檢查、答辯、參賽、結題等。他還結合自己做人工仿生智能魚的經驗,為大家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實例,更增加了大家對做科創的興趣。14海科4班的同學做出這樣的響應:“學長的這次宣講讓我們對科創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不久的将來,挑戰杯的金榜會有我們熟悉的名字。”

王錦鴻着重宣講社會實踐。他為同學們介紹了幾個關于社會實踐的項目,比如“三下鄉、“知行杯等等。三下鄉主要戰地在農村,知行杯則在城市。大家都對知行杯更感興趣。他給同學們介紹了一些如何參與實踐,如何脫穎而出的技巧,非常實用。王錦鴻同學講到:“作為學生的我們不僅要知還要能行。在社會實踐中能鍛煉我們的思維和溝通能力,這對我們的成長是十分有意義的。”14級同學反映,通過王錦鴻的講解,他們初步找到了社會實踐的方向,并對今年六月暑假有了一個更有意義的計劃。王錦鴻還簡單為大家介紹了一下我校的元鼎學院,鼓勵同學們參加科創和社會實踐活動,來豐富個人經驗。還有調皮的同學補充,王錦鴻學長萌萌的很像大白。

胡慧淩同學向大家介紹了大創的經曆。從如何接觸大創,到做大創時的感受,還有大創帶給她的益處。她講,大創帶來最大的益處就是一種人生體驗。讓我們明白我們是否喜歡大創,能否走上研究的道路,以最低的成本探明未來的道路。雖然大創有時候可能是枯燥無味的,不停地做實驗,不停地處理數據。“但是能讓我們知道自己是否适合研究這條道路,這難道不是非常有價值的嗎?”

在宣講中,很多感興趣的同學都認真聽取前輩講解,及時記下筆記,并留下學長學姐聯系方式,以便日後進一步探讨。14海科4班同學說:“年輕的我們帶着求知的心邁進了伟德BETVLCTOR,在這裡我們将收獲一生受用的知識。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我們需要第二課堂,需要做科創或者社會實踐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14海科7班的同學表示:“這一次的宣講,不僅使同學們更加了解科創,還激發了同學們對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的熱情,相信在以後的科創項目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定會有班級同學的身影。”此次宣講使新年級同學提升了對科創和社會實踐的認知,解決了同學對此類活動的一些困惑,增加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達到了良好的活動效果。

                                   王涵/撰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