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辦CITES公約“從海上引進”專題會議順利召開

發布時間:2011-09-16

浏覽次數:23

由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簡稱“國家瀕管辦)和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主辦我校承辦的CITES公約“從海上引進”專題會議于914在上海召開。來自外交部條法司、國家瀕管辦、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農業部漁業局國際合作處、遠洋處、中國遠洋漁業分會、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設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上海海關、香港海産進出口商會以及伟德BETVLCTOR代表共30餘人參加會議。國家瀕管辦孟憲林副主任和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肖放副主任分别主持報告會和讨論會,伟德BETVLCTOR黃碩琳副校長緻歡迎辭,并作了國際漁業管理趨勢與CITES公約的主題報告;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樊恩源研究員平曉鴿助理研究員分别作了“海上引進議題簡介”和“海上引進與非緻害性判定關系”的報告;漁業局國際合作處劉小兵處長作了“水産品貿易與國際漁業管理”的報告;海洋科學學院戴小傑教授作了 “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對中上層鲨魚的管理”報告;許柳雄教授和唐建業副教授分别參與公海漁業管理和法律内容的讨論。伟德BETVLCTOR海洋政策與法律研究所、漁業資源系全體教師參加會議。

CITES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有關“從海上引進”涉及公海海洋瀕危動物的貿易管理,将對我國遠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産生潛在的影響。會議就CITES公約“從海上引進”議題的相關背景和制度進行了解讀,并結合遠洋漁業,圍繞公約附錄Ⅰ和附錄Ⅱ的現狀和趨勢,對我們國家如何從國家戰略和負責任漁業大國的雙重角度來維護自身利益和參與國際事務進行了深入探讨。會議一緻認為:為了維護合理的國家權益,需要有選擇、分階段的對公約可能生效的内容進行準備和應對,各個部門和社會團體應積極面對挑戰,齊心協力,步調一緻,在國際談判環節,做到既要保證國内發展的基本需求,也要維護國際聲譽,踐行一個負責任漁業國家的基本準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