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2-16
浏覽次數:24
“我們的起點不是我所決定的,我出身不高,我母親是文盲,我是工農家庭出身,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食堂的學徒工,我用了10年的時間做成了年薪一百萬的上市公司的高級主管,但是,我不停的問自己還想要什麼。”李喆,上海愛使集團董事長,
李喆先生首先為同學們簡單的講述了他從進入社會到取得今天成就的基本過程和和從中獲得的人生經驗。緊接着,同學們就自身關心的一些問題向李喆先生提問,提問的内容不僅包括黨性修養的培養、入黨動機的端正,而且涉及了學業、就業、人生、情感多個方面,問題相當豐富。李喆董事長結合社會現實以及自身經曆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耐心、誠懇且發人深省的解答。
在回答如何才算是一個優秀的年輕人這個問題時,李總說道,一個優秀的青年首先要有優秀的品德,往大處講就是有沒有共産主義理想及信念,往小處講是不是誠實守信,敢于承擔。其次要有相對專業或相對專長的東西,也就是在一定的領域要有一技之長。再次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及時捕捉到就業機會、商業機會等各種機遇,能及時捕捉到領導、同事的心理。最後,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同樣必不可少。
在回答關于“女生就業難”的問題時,李喆董事長說,女生有女生所特有的優點,女生親和力高,忠誠度高,語言能力強,細心。作為女孩子,首先要有自信,其次女孩子要溫柔,但不能做作,要培養自己的氣質、言行、舉止。在回答如何在工作與考研之間進行決擇時,李喆先生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然後腳踏實地的往這個方向努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他提醒同學們,絕對不可以把考研當做逃避社會壓力的手段和途徑。
在回答如何面對創業中的挫折時,李喆先生說,面對創業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他沮喪過但從來沒有後悔。暫時的失敗隻是讓你停下腳步思考,根據現實情況調整自己行軍的路線。面對挫折要有堅強的毅力,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隻有自我的狀态好了,才能創造不一樣的人生。其次,從馬斯洛需求曲線的最高一層自我實現的需要出發,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回答當今社會是學曆高的給學曆低的打工這個問題時,李喆先生用很通俗的語言和簡單的例子告訴大家,這種現象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特定的年代特定的背景下的産物,已經不适用于當今的社會,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是要有文化有知識有修養的創業者。
學院黨委書記許四傑老師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他強調做為一名在校學生,同學們當前的任務是認真學習,同學們要腳踏實地的從本職做起,好好學習,做個簡單充實的人,慢慢地積累能量,為明天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
整個互動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當交流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時,同學們仍覺得意猶未盡。李總的那段話仍響在同學們的耳邊:“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就如速度公式’V=V0+at’,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起點,但在這段路上加速度是靠自己努力改變的,隻有自己曾經努力過才能收獲成功。”“隻有失敗的事業,沒有失敗的人生”,李先生一直強調的這句話,也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同學們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