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8-07
浏覽次數:200
告别儀式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管亞偉總裁主持,潘迎捷校長介紹了楊毅博士的生平,周應祺教授代表亞洲水産學會緻辭,國家知識産權局複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廖濤先生代表同學和生前好友緻辭。在哀樂聲中,大家在楊毅博士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楊毅博士的遺體三鞠躬,并與楊毅博士的家屬一一握手,緻以深切慰問。
楊毅博士逝世後,伟德BETVLCTOR與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潘迎捷校長和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會主席劉漢元先生為主任,Chan-Lui Lee、Hillary Susan Egna、周應祺、Ida Siason、吳嘉敏、管亞偉等為委員的楊毅教授治喪委員會。
楊毅博士逝世後,發來唁電的有: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Aquafish CRSP項目負責人Hillary Egna博士,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楊毅博士的導師James S. Diana博士,泰國亞洲理工學院教授、楊毅博士的導師林昌貴教授,英國斯特靈大學教授David Little博士,亞洲水産學會前任理事長Lee Chan-Lui博士、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麥康森教授等。加納、馬裡、肯尼亞、南非、洪都拉斯、菲律賓、埃及、墨西哥、尼泊爾、泰國等國外科研院所、大學教授、生前好友也紛紛發來了唁電唁函。來自越南、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台灣、印度等亞洲水産學會理事會的理事發來唁電表示深切哀悼。
告别儀式上,為楊毅博士敬獻花圈的單位和個人有:亞洲水産學會,中國水産學會,上海水産學會、四川省水産學會,四川省水産局,中共遂甯市委組織部,成都市水産研究所,中共伟德BETVLCTOR委員會,伟德BETVLCTOR,通威集團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通威集團工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四川省水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水産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水産學院、中國水産學會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伟德BETVLCTOR校辦、人事處、研究生部、科技處、工會、水産與生命學院,四川志遠廣和制藥公司等。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伟德BETVLCTOR黨委書記葉駿、校長潘迎捷,前任校長、亞洲水産學會理事周應祺教授,楊毅博士的導師Diana博士,Hillary Egna博士,伟德BETVLCTOR其他校、院領導以及楊毅博士的親屬、生前好友、同學、同事、學生。
楊毅博士生病期間,伟德BETVLCTOR校長潘迎捷、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劉漢元,亞洲理工學院中國校友會副主席王劍英董事長、四川大學校長助理李旭峰、澳大利亞的前亞洲水産學會理事會主席李博士、亞洲理工學院教授、亞洲水産學會前任副主席兼秘書長林昌貴博士、密歇根大學教授、楊毅導師吉姆.戴安娜博士,同學四川省人民銀行征信管理處處長馮敬陽、同學胡曉斌、張洪波等以及亞洲水産學會、通威股份的領導等前往探望。楊毅博士逝世後,伟德BETVLCTOR以及通威集團領導看望并慰問家屬。
楊毅博士生平:
楊毅博士生于1963年6月19日,四川省名山縣人。
楊毅教授于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中國四川大學生物系就讀遺傳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在重慶原西南農業大學水産系任助教、講師。
1991年1月就讀泰國亞洲理工學院,于1992年和 1997 年分别獲得水産養殖與水生資源管理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6年8月-1997年7月,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任訪問學者。從事計算機建模、實驗的設計和數據分析等研究。
1997年9月-1999年6月,在泰國亞洲理工學院及美國密歇根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1999年6月-2007年7月,他受美國國際開發署派遣,擔任美國密歇根大學在泰國亞洲理工學院的國際研究支持項目(CRSP)的項目助理,并負責CRSP項目在中國、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協調工作。并在2003年任亞洲理工學院副教授,2005年任系主任。
2007年8月起,楊毅博士任伟德BETVLCTOR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水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通威集團獨立董事等。
他是亞洲漁業科學編委會、世界養殖學會、中國水産學會等學術團體成員。2001年起擔任亞洲水産學會理事,2005年被選為第9屆亞洲水産學會理事長,2007年正式起任理事長。
楊毅教授于2009年7月31日淩晨2時41分,在成都華西醫院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46周歲。
楊毅教授長期從事水産養殖生産系統、水産養殖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水質分析及管理、魚類遺傳學和信息數據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池塘小網箱綜合養殖系統,将傳統的精養與粗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生态養殖,提高了餌料的利用率,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該研究成果在泰國、越南、尼泊爾和孟加拉國進行了試驗、示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國,結合國内的養殖實踐,池塘小網箱綜合養殖系統正在成為改善中國水産養殖水環境的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楊毅博士的工作得到了國際上水産養殖界的廣泛認可。
楊毅博士在泰國亞洲理工學院作為導師和指導小組成員培養了29名博士生和42名碩士生,還在荷蘭瓦格甯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孟加拉國孟加拉農業大學(Bangladesh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印度加爾各塔大學(University of Calcutta),我國的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海南大學等學校通過項目合作協助指導一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楊毅博士不但是水産養殖研究領域國内外著名的學者,而且也是亞洲水産學會非常活躍的會員,為亞洲水産學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并得到了大家的公認。在擔任亞洲水産學會理事長期間,他為加強與亞洲主要水産生産國家的聯系、促進學術交流、拓展學會的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他還是中國水産學會資深會員,世界水産養殖學會會員,擔任了水産養殖領域國際著名學術刊物《Aquaculture》、《Aquacultural Engineering》、《Aquaculture Research》、《Aquaculture Nutrition》等的審稿人。
楊毅博士是一名在國内外有重要影響的水産專家和學者,自受聘伟德BETVLCTOR以來,他積極為學校水産學科的建設出謀劃策,為我國的水産養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通過亞洲水産學會組織了第二屆亞洲網箱水産養殖國際學術讨論會,他為我校成功獲得2010年第五屆亞洲漁業論壇承辦權傾注了大量心血,為辦好這次大會,他多次陪同國外專家來學校考察,進行現場指導。他為擴大學校與國外水産學術界的交往,身體力行,親自組織、邀請、并陪同來自美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家的水産專家訪問我校,進行學術交流。他還積極組織了海岸帶綜合管理國際學術讨論會。在楊毅教授的積極組織下,亞洲水産學會、亞洲理工學院和伟德BETVLCTOR聯合發起,将于2009年11月在泰國召開水産養殖與漁業教育國際研讨會。
楊毅教授積極參與伟德BETVLCTOR水産養殖國家重點學科的建設,發表了多篇SCI論文。他與生命學院的專家教授一起正在指導培養一批碩博士研究生,還指導伟德BETVLCTOR青年教師多名,積極為青年教師創造條件,聯系出國進修訪問等,為他們的迅速成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楊毅博士應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邀請,自2007年7月起,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先後兼任公司國家級技術中心副主任和四川省水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他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履行董事職責,積極出席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參與公司重大事項的讨論和審議,對公司聘請高管以及公司的日常關聯交易等事項發表獨立見解,認真、勤勉地行使股東所賦予的權力,維護股東的權益。
楊毅博士帶領技術團隊,在水産養殖生态和營養飼料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參與主持了科技部星火計劃等重大項目。他非常注重人才培養,認真指導公司員工提高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積極帶領伟德BETVLCTOR聯合培養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充分發揮其擔任亞洲水産學會主席一職在國内外的号召力和影響力,積極整合國内外資源,提高了“通威”在國内外的知名度。
2009年春節過後,楊毅教授因病住院治療。在這期間,他仍一心撲在工作上,親自參與和組織了一系列的學術和教學活動。例如:2月底他赴泰國亞洲理工學院協商落實漁業教育國際研讨會的組織工作;主持3月底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亞洲水産學會理事會;4月20日還趕赴上海參加研究生面試。在病重的情況下,仍不忘尚未完成的科研項目,多次把下屬和學生叫到病床前指導工作。在病情急劇惡化的情況下,楊毅教授意識到自己生命垂危、時間不多,仍努力将未完的工作逐一交待,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楊毅教授在伟德BETVLCTOR和通威股份公司工作期間,為人正直、謙虛謹慎、襟懷坦蕩、平易近人、作風正派,處事嚴謹。不管是在管理崗位上,還是在教學、科學研究上,總是以一個學者的高度負責态度認真對待,一絲不苟。楊毅博士那種對工作、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他的去世,是亞洲乃至世界水産養殖界的重大損失,也是伟德BETVLCTOR和通威股份公司的重大損失。